西红柿灰霉
西红柿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常见且重要的病害,主要危害西红柿的果实、叶片和茎。以下是关于西红柿灰霉病的详细回答:
危害症状
果实: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
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
茎部: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
发病原因
番茄灰霉病的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
发病适温为20~23℃,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病菌对番茄的侵染时期为开花坐果期,病原孢子在病原体内潜伏时间较长。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科学通风:大棚或温室在上午日出后,温度开始升高时及时通风,排出湿气,避免叶面长时间结露。
覆盖大棚、温室的薄膜最好选用紫光膜,早扣棚烤地,保持薄膜清洁。
高畦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防止植株早衰。
适当控制浇水,发病田减少浇水量,必须浇水时,则应在上午进行,浇水量要小。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病枝,带出田外,集中深埋。
物理防治:
摘除病果病叶时,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
种子臭氧灭菌处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浸泡种子40-60分钟。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