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能否更改联系方式?

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能否更改联系方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起诉案件中,法院通常采用短信通知的方式,将案件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当事人。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事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更改联系方式。那么,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能否更改联系方式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诉案件短信通知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应当在七日内提出,经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期通知。”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由此可见,起诉案件短信通知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的起诉状后,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当事人,并告知联系方式。

二、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能否更改联系方式

  1. 当事人主动更改联系方式

在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当事人如需更改联系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更改联系方式的申请,并附上新的联系方式。法院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更改。

(2)口头形式: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向法院提出更改联系方式的申请。法院工作人员在核实当事人身份后,将对申请进行记录,并告知当事人更改后的联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当事人都应确保提供的新联系方式准确无误,以免影响案件的正常进行。


  1. 法院主动通知当事人更改联系方式

在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法院如发现当事人提供的联系方式不准确或无法联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其他途径联系当事人:法院可以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联系当事人,如电话、邮件等。如仍无法联系,法院可以公告通知当事人。

(2)公告通知:法院可以在公告栏、官方网站等渠道发布公告,告知当事人更改联系方式。当事人应在公告发布之日起一定期限内,主动与法院联系,确认更改后的联系方式。

三、更改联系方式后的注意事项

  1. 及时告知法院:当事人更改联系方式后,应及时告知法院,以免影响案件的正常进行。

  2. 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当事人应确保更改后的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法院及时通知。

  3. 关注案件进展:当事人应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如有需要,可主动与法院联系。

总之,起诉案件短信通知后,当事人可以更改联系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事人应确保提供的新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并及时告知法院。同时,法院也会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即时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