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设置与安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提高高校思政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骨干队伍,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在职博士课程,为思政骨干提供深造机会。本文将从高校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设置与安排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校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设置的原则

  1. 坚持政治性原则。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丰富专业知识、卓越实践能力的优秀思政骨干为目标。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坚持创新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紧跟时代发展,关注思政工作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为学员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知识体系。

  4. 坚持针对性原则。课程设置应针对思政骨干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2. 思政工作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等。

  3. 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4.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等,使学员熟悉并遵守相关政策法规。

  5. 实践教学。包括实习、调研、案例分析、研讨等形式,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三、高校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安排

  1. 学制。一般采用3-4年的学制,学员需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

  2. 学分设置。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要求一般为60-80学分。

  3.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线上教学等多种方式,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4.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论文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

  5. 师资力量。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课程主讲,确保教学质量。

  6. 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具备以下能力: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思政骨干在职博士课程设置与安排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骨干队伍这一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时代发展,以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各高校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安排,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双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