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外文资料时如何处理语态?
翻译外文资料时,语态的处理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语态选择不仅能够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还能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处理翻译中的语态问题。
一、理解原语的语态
在翻译外文资料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原语的语态。语态主要分为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例如:
原句:The company is expanding its business.
主动语态翻译:这家公司正在扩大其业务。
被动语态翻译:其业务正在被这家公司扩大。
通过理解原语的语态,我们可以为后续的翻译工作打下基础。
二、根据目标语言习惯选择语态
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合适的语态。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
- 主动语态适用于以下情况:
(1)原文中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执行者不明确;
(2)目标语言中主动语态表达更加自然;
(3)原文为无主句,翻译时需添加主语。
- 被动语态适用于以下情况:
(1)原文中动作的承受者更为重要;
(2)目标语言中被动语态表达更加自然;
(3)原文为被动语态,翻译时需保留被动语态。
以下是一些例子:
原句: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1)原文中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翻译时可用主动语态:
翻译:他写了这本书。
(2)原文中动作的承受者更为重要,翻译时可用被动语态:
翻译:这本书被他写了。
三、调整语态以保持句子流畅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为了使句子更加流畅,需要对原语的语态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些调整方法:
- 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1)添加主语,使句子成为主动语态;
(2)使用动词的过去分词,使句子成为主动语态。
- 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1)使用“被”、“受”等被动词,使句子成为被动语态;
(2)将动词的过去分词作为句子谓语,使句子成为被动语态。
以下是一些例子:
原句:The teacher teaches us English.
(1)添加主语,使句子成为主动语态:
翻译:The teacher teaches English to us.
(2)使用动词的过去分词,使句子成为主动语态:
翻译:We are taught English by the teacher.
原句:The door was closed by him.
(1)使用“被”、“受”等被动词,使句子成为被动语态:
翻译:The door was closed by him.
(2)将动词的过去分词作为句子谓语,使句子成为被动语态:
翻译:He closed the door.
四、注意语态的一致性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句子语态的一致性。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 同一篇文章或段落内,尽量保持语态的一致性;
- 在翻译多个句子时,注意前后句子的语态是否协调;
- 在翻译长句或复杂句时,注意语态的转换是否合理。
总之,在翻译外文资料时,正确处理语态问题至关重要。通过理解原语的语态、根据目标语言习惯选择语态、调整语态以保持句子流畅以及注意语态的一致性,我们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自然、流畅。
猜你喜欢:医疗器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