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新病害
苦瓜的新病害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瓜菌核病
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果实染病多始于残花部,初呈水渍状,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纠结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蔓染病初在病部产生褪色水渍状斑,后长出菌丝,病部以上叶、蔓萎凋枯死。
苦瓜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先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湿度大时导致叶片失水青枯,天气晴朗气温高易形成圆形至近圆形褐斑,布满叶面,后融合为大斑,病部变薄,形成叶枯。
苦瓜枯萎病
症状: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以结瓜后发病较重。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由下向上褪绿,后变黄枯萎,最后枯死,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有时根茎表面出现浅褐色坏死条斑,潮湿时表面可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后期病部腐烂,仅剩维管束组织。
苦瓜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叶面现浅黄色小斑,后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湿度大时,在叶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有时叶面也可见白色菌丝,天气干燥时则很少见到霉层。
苦瓜炭疽病
症状:主要为害瓜条,亦为害叶片和茎蔓。幼苗多从子叶边缘侵染,形成半圆形凹陷斑。初为浅黄色,后变为红褐色,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黏稠物。叶片染病,病斑较小,黄褐至棕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
瓜蔓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和蔓果,但以茎基部受害最重。叶片染病初呈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间为灰褐色,有轮纹,后期病部长出黑色小点。茎蔓染病发生于茎部或基部分枝处,病斑初为椭圆形或梭形,后扩展为不规则形,表皮初呈淡黄色,病害发展后变灰褐色至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点。田间高湿时,主蔓基部裂开口并流出灰、红色胶质物,俗称“爆血管”。
这些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建议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株、枯叶等,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全园喷施护树大将军等生物药剂,同时注意合理施肥和灌排水,增强植株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