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如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在职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职场人士提升自身能力和学历的重要途径。2019年,各大高校针对在职研究生的招生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本文将详细解析2019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和趋势。

一、课程设置多样化

  1. 学科门类丰富

2019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1. 专业设置灵活

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设置了众多专业方向,如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医学等。这些专业方向既包括传统热门专业,也包括新兴交叉学科,满足不同职业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在职人员需求。

二、课程设置注重实践与应用

  1. 强化实践教学

2019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各高校通过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突出应用导向

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金融学、会计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了金融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实战性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增加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1. 职业规划指导

2019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中,部分高校增设了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学员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就业竞争力。


  1. 证书获取与职业晋升

部分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如MBA、EMBA等课程设置中,学员在完成学业后可参加相应证书考试。此外,部分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员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助力职业晋升。

四、课程设置与国际化接轨

  1. 国际课程引进

2019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中,部分高校引进了国际知名高校的课程体系,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这些国际课程旨在拓宽学员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1. 国际交流与合作

部分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如双学位、联合培养等项目。学员在完成国内课程学习的同时,有机会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

总之,2019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在多样化、实践性、职业导向和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职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社科院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