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更新时间?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工程中。然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对机制砂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其中,机制砂压碎值作为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国家标准更新情况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更新时间”这一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机制砂压碎值的定义及意义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天然石料、尾矿、工业废渣等原料制得的砂。机制砂压碎值是指将机制砂置于压力机中,在规定的压力和时间内,使砂粒发生破碎,通过测量破碎后的砂粒重量损失率来评价机制砂的压碎性能。机制砂压碎值的大小反映了砂粒的强度和耐磨性,对混凝土、砂浆等工程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二、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的历史演变

  1. 第一版国家标准

我国首部关于机制砂压碎值的国家标准为GB/T 14685-2001《建筑用砂》,其中对机制砂压碎值的要求为:砂的压碎值不大于30%。这一标准于2001年发布,标志着我国对机制砂压碎值有了初步的认识。


  1. 第二版国家标准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原GB/T 14685-2001标准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此,我国于2007年发布了GB/T 14685-2007《建筑用砂》第二版标准,对机制砂压碎值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规定:砂的压碎值不大于35%。这一标准于2007年发布,实施后对提高我国机制砂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1. 第三版国家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机制砂质量,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我国于2014年发布了GB/T 14685-2014《建筑用砂》第三版标准。新标准对机制砂压碎值的要求为:砂的压碎值不大于30%。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对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要求,规定:石粉含量不大于15%。这一标准于2014年发布,实施后对推动我国机制砂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更新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的历史演变可以总结如下:

  • 第一版国家标准:2001年发布
  • 第二版国家标准:2007年发布
  • 第三版国家标准:2014年发布

四、总结

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01年的第一版标准到2014年的第三版标准,我国对机制砂压碎值的要求逐步提高,旨在提高机制砂质量,保障工程质量。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我国机制砂压碎值国家标准还将不断完善,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移动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