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和河沙的筛分标准有何区别?

机制砂和河沙是两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在粒度分布、杂质含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筛分标准也有所不同。以下是机制砂和河沙筛分标准的详细比较:

一、粒度分布

  1. 机制砂

机制砂是通过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将天然岩石或废石加工而成的砂。其粒度分布较为均匀,一般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在工程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机制砂的粒度范围有所不同。


  1. 河沙

河沙是自然界中河流冲刷、沉积形成的砂。其粒度分布不均匀,通常包括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河沙的粒度范围较广,杂质含量较高。

二、筛分标准

  1. 机制砂筛分标准

(1)筛孔尺寸: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规定,机制砂的筛孔尺寸分为0.16mm、0.3mm、0.6mm、1.2mm、2.0mm、3.0mm、4.75mm、9.5mm、19mm、37.5mm等。

(2)筛分要求:机制砂的筛分要求如下:

  • 粗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95%,筛余不大于5%;
  • 中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90%,筛余不大于10%;
  • 细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80%,筛余不大于20%;
  • 特细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70%,筛余不大于30%。

  1. 河沙筛分标准

(1)筛孔尺寸:河沙的筛孔尺寸与机制砂相似,但范围更广。筛孔尺寸包括0.16mm、0.3mm、0.6mm、1.2mm、2.0mm、3.0mm、4.75mm、9.5mm、19mm、37.5mm等。

(2)筛分要求:河沙的筛分要求如下:

  • 粗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90%,筛余不大于10%;
  • 中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80%,筛余不大于20%;
  • 细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70%,筛余不大于30%;
  • 特细砂:筛分通过率不小于60%,筛余不大于40%。

三、筛分工艺

  1. 机制砂筛分工艺

(1)粗筛:采用振动筛或圆振动筛对原料进行初步筛分,将粗颗粒与细颗粒分离。

(2)中筛:采用直线筛或圆振动筛对粗砂进行筛分,进一步分离不同粒度的砂。

(3)细筛:采用直线筛或圆振动筛对中砂进行筛分,得到所需的细砂。


  1. 河沙筛分工艺

(1)粗筛:采用振动筛或圆振动筛对原料进行初步筛分,将粗颗粒与细颗粒分离。

(2)中筛:采用直线筛或圆振动筛对粗砂进行筛分,进一步分离不同粒度的砂。

(3)细筛:采用直线筛或圆振动筛对中砂进行筛分,得到所需的细砂。

四、筛分设备

  1. 机制砂筛分设备

(1)振动筛:适用于粗筛和中筛,具有结构简单、筛分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2)圆振动筛:适用于粗筛和中筛,具有筛分精度高、处理能力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 河沙筛分设备

(1)振动筛:适用于粗筛和中筛,具有结构简单、筛分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2)圆振动筛:适用于粗筛和中筛,具有筛分精度高、处理能力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总结:

机制砂和河沙的筛分标准在粒度分布、筛分要求和筛分工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和原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筛分标准和方法。同时,合理选用筛分设备,以提高筛分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猜你喜欢:智能化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