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博士在职招生政策有哪些调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2019年,我国对博士在职招生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下是2019年博士在职招生政策的主要调整内容:
一、招生规模调整
严格控制招生规模:2019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严格控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确保招生规模与培养能力相适应。对于招生规模较大的高校,要求其优化招生结构,提高招生质量。
优化招生结构: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调整招生专业结构,重点支持国家战略需求、关键领域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二、招生方式调整
提高选拔标准: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标准进一步提高,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加强面试环节:各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普遍加强面试环节,通过面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
推行“申请-考核”制:部分高校开始推行“申请-考核”制,即考生在提交申请材料后,由招生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者方可参加考核环节。
三、培养模式调整
强化科研训练:2019年,博士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
实施导师责任制:各高校进一步明确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要求导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
推进联合培养: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四、经费支持调整
提高奖学金标准:2019年,我国提高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博士研究生。
建立多元化经费支持体系:鼓励高校设立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经济支持。
五、考核评价调整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2019年,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强调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强化中期考核:各高校加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对学生的科研进展、学术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估。
实施淘汰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高校可实施淘汰机制,确保培养质量。
总之,2019年博士在职招生政策的调整,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各高校应积极应对,优化招生和培养模式,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