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种西瓜和冬瓜

小拱棚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地栽培设施,适合用于种植西瓜和冬瓜。以下是有关小拱棚栽培西瓜和冬瓜的一些关键点:

小拱棚的结构与性能

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1.6米,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并做成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

品种选择

生产上多采用京新一号做为主栽品种,搭配品种有美抗九号、日本甜珍等。

培育嫁接苗

多采用有加温设施的简易温室来培育嫁接苗,用南瓜或葫芦做砧木,采用靠接或顶插接法。苗龄40天左右。

定植时期与密度

为达到早熟目的,应育大苗及早定植。当棚内气温稳定于16℃以上时,可开始定植。定植密度应合理密植,以求获得早期高产,提高经济效益。在采用早熟品种和双蔓整枝条件下,每亩密度可达800~1200株。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播后7—10天出苗,应及时查苗补苗,2片真叶后小拱棚打孔放风,并逐渐加大通风,防高脚苗和高温烧苗,培育壮苗。出蔓后根据外界气温选早晚打开棚膜,一边中耕锄草,一边实施炼苗。

严格控制肥水:播后15~20天,用宽70厘米的地膜平膜覆盖种植行,以提高地温。盖膜前须把畦面整平,盖膜后将地膜紧贴地面压紧。

轮作与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