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变大的原因有哪些
洋葱变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气候原因
洋葱是一种典型的幼苗春化型二年生植物,其幼苗在长到一定大小后(茎粗约0.7厘米)才能对低温产生反应。如果出现冷空气入侵或气温偏低,洋葱幼苗的营养生长会转向生殖生长,导致春化而抽薹开花。如果低温时间过长,洋葱会完全春化,而气温偏低则可能导致不完全春化,引起鳞芽异常分化,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现象。
种子原因
异地种子因其产地的环境条件与引种地的差异,对引种当地的低温和日照长短反应不同。有些种子对低温环境特别敏感,温度略微低一点就会开花,而有些抗寒性强的种子要等到长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开花。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洋葱生长异常。
播期不当
洋葱适合在春季或秋季的冷季蔬菜,如果在1月份或更早播种,会影响幼苗生长速度,导致时间过长,面积太大,超过洋葱春化的体积大小,容易出现无法春化的现象,最终导致生长异常。
养分失调
灌水过量或过施氮肥会导致洋葱幼苗过大,鳞茎的形成受到阻碍。在低温季节,过量的氮肥还会导致抽薹开花。相反,如果土壤过于干旱,氮肥太少会导致洋葱体内的碳水化合物比值增高,生长开花的时间提前,导致开花。
其他因素
地蛆等害虫会严重危害洋葱的生长,导致茎的生长速度变慢,从而影响洋葱的大小。
建议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过早播种,以免幼苗过大,超过春化所需的临界大小。
保持适宜的土壤条件:确保土壤松散、肥沃且排水良好,适量添加腐熟的堆肥或腐叶土来改善土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