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芹菜打药
大棚芹菜的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虫害防治
软腐病:可使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或DT可湿粉剂500-600倍,交替使用,7-10天一次。
硬结菌、黑腐病:注意预防,并实行两年轮作,育苗过程应注意苗床消毒,培育无毒强苗。
灰霉病:在灰霉病高峰期时,建议大棚芹菜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喷雾可选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及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7%氢氧化铜微粒剂500倍液,7-10天1次,连续使用2-3次。
斑枯病、褐斑病、菌核病:可用37%苯醚甲环唑6克/亩,或75%百菌清100克/亩兑水喷雾,8-10天一次,交替使用。
蚜虫及斑潜蝇:可用50%抗蚜威可湿剂2000倍液,或70%灭蝇胺5000-8000倍,或1.8%的阿维菌素50毫升/亩,喷雾防治。
生长调节
芸苔素内酯:在芹菜立心期,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0.01毫克/升溶液,可以提高芹菜株高,增加单株重量,喷施后的芹菜叶片浓绿,有光泽度。在芹菜收获前喷施一次芸苔素,可以提高芹菜耐储性。
赤霉酸:在芹菜播种前,用5毫克/升的赤霉酸,每支20毫升兑水4公斤,浸种12小时,能提高芹菜发芽率,促进芹菜生长。在芹菜采收前2-3周左右,喷施1-2次浓度为20-50毫克/升的赤霉酸溶液,可以提高芹菜抗寒能力,加快植株生长。
多效唑:在芹菜4-5片真叶时开始喷施,多效唑浓度为200-500毫克/升,根据植株长势,可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能促进芹菜植株生长,避免旺长,提高光合作用以及抗病性。
三十烷醇:在芹菜定植后使用,使用浓度为0.1%。
预防措施
控水:严格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每次的浇水量,避免大水漫灌,最好采取膜下暗灌、顺沟滴灌或勤浇小水的方法。
排湿:在灰霉病高发期或遇到持续阴云雨雪降温天气时,要严格控制浇水,并及时通风排湿,以防棚内湿度过大、叶面凝水结露而诱发或加重病害。
施肥:施入充足的尿素,并追施钾肥,能够提高芹菜的产量。多施有机肥,以平衡土壤养分,控制温室内温度,避免过分控水。
这些用药方法和措施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大棚芹菜,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提高芹菜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