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分离

木耳分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孢子分离法

先用无菌水浸泡种耳,使其吸足水分。

切去基部,用脱脂棉吸干表面水珠,切成小块。

用无菌铁丝钩住,悬在预先制备的盛有培养基三角瓶的空间,或贴在培养皿和试管培养基正上方。

在25-28℃条件下培养3-4天,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绒毛状菌丝,即为黑木耳菌丝体。

再经过2-3次转管纯化,得到纯净的黑木耳原种。

耳木分离法

将种木用75%的酒精棉球擦试表面,进行表面消毒杀菌。

用消毒小刀从中剖开,取其表面部分,将皮下1厘米内的木质组织,切成火柴头一般大小,移植到培养基平面上。

置于25-30℃条件下培养4-5天,待其长出菌丝后,再转管纯化,筛选出纯度高、菌丝生命力强、健壮的黑木耳菌珠。

耳基分离法

将性状好的子实体耳基进行组织分离。

先用水冲洗,然后在0.1%升汞液内浸泡1分钟。

切取米粒大小的组织块,共接种用。

组织分离法

选取无病虫害、肥厚健壮的新鲜黑木耳子实体,用蒸馏水洗净。

在接种箱内放入无菌水、无菌纱布、解剖刀、尖头镊子、烧杯、接种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斜面试管等,经消毒后进行分离。

用无菌水冲洗子实体4-5次,用无菌纱布吸干子实体水分,用解剖刀将耳基部切开,用尖头镊子夹取小块组织接入培养基斜面试管内。

或将耳片撕开,用接种针轻轻刮取背瓣上的胶质,接入培养基斜面试管中,置25℃恒温箱内培养4-6天,从组织周围长出菌丝。

改进的组织分离法

制作培养皿或试管培养基,采用普通PDA培养基配方。

选择大小适中、成熟度略小的幼耳作为种耳。

对种耳进行严格消毒,包括用无菌水漂洗、酒精浸泡、漂白粉溶液浸泡等步骤。

将处理过的耳片剪取组织块置平板,加乳酸抑制细菌生长,提高分离成功率。

建议

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如孢子分离法适合大规模生产,耳木分离法适合小批量生产。

严格无菌操作:在整个分离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控制培养条件:培养温度、湿度等条件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菌丝的正常生长。

多次纯化:初次分离后,需多次转管纯化,确保得到纯净的菌种。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得到黑木耳的菌种,为黑木耳的栽培和生产提供可靠的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