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怎么来的

茄子(学名:Solanum melongena)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亚洲的古代。最早的种植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次大陆。起初,茄子是一种白色或黄色的品种,经过数百年的人工驯化和选择,逐渐演变成了多个品种和颜色,包括紫色、青色、白色和黄色等。

茄子最早传到中国的记录出现在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中,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有提及茄子的栽培方法。宋朝诗人郑安晓的《咏茄子》诗中提到当时茄子的果皮以紫色为多,说明紫色茄子在当时已经较为普遍。

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茄子逐渐在中国各地栽培,并扩散到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被认为是茄子的第二起源地,茄子的栽培历史悠久,类型品种繁多。

此外,茄子在13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在欧洲南部栽培较普遍,17世纪遍及欧洲,并在18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

综上所述,茄子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经过漫长的人工驯化和传播,成为全球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