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真菌病

冬瓜真菌病主要包括 霜霉病炭疽病两种。以下是这两种病害的详细描述:

霜霉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为淡绿色,后变为黄色,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

果实受害后,初期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的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变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凹陷,表面布满黑色霉层,病斑处的果肉变硬,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甚至导致果实畸形、腐烂。

发病规律

冬瓜在棚室栽培条件下,夜间湿度逐渐升高,引起叶面结露,当湿度100%时,结露急剧增加。结露持续的时间长,易发病。露水存在2~3小时病原孢子才能侵入,否则即使相对湿度100%,只要叶面不结露,霜霉菌游动孢子囊基本不能移动,则不发病。主要在夏秋季冬瓜结果期和露水多、雾气重的季节发生。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种子或棚室的架材等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在温度15 - 25℃、相对湿度90%以上且种植密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病,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湿度易于控制不当,常导致黑星病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耐热冬瓜品种,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化学防治:在温度24~32℃,忽晴忽雨、多雨潮湿、昼夜温差大、露水多、雾气重的夏秋季节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早期预防可选用保护性杀菌剂,病害流行期可重点使用25%悬浮剂阿米西达,以便有效地控制该病,延缓植株衰老,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方法是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5%阿米西达悬浮剂833~1250倍,或58%雷多米尔·锰锌800倍,续施药3次,每隔7天施1次,连续施药3次。

炭疽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