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头熬汤怎么好吃

要做出好吃的黄骨头汤,关键在于选材和处理步骤。以下是制作美味黄骨头汤的详细步骤:

选材

最好选择筒子骨或大骨头,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骨髓和胶原蛋白,这样炖出来的汤才会浓白、滋补。

泡骨头去血水

将骨头放入清水中浸泡大约半个小时,目的是泡出骨头里的血水。可以在泡水的时候加入一些高度白酒,这样不仅能帮助泡出血水,还能有效地去腥,让汤更加清爽。

焯水去腥去浮沫

将泡过血水的骨头冷水下锅,这样里面的血水就可以完全清除掉。焯水的时候用大火加热,待浮沫浮现后撇去,保持汤面干净。焯水的时间大约需要3分钟。

炒骨头激发骨髓精华

焯水后的骨头捞出,用温水清洗干净,再控干水分。锅里放一点猪油,融化后加入骨头,用中小火把骨头稍微炒一下,这样可以帮助骨头表面焦化,激发骨髓中的精华,增强汤的浓郁度。大概炒2分钟,等骨头表面微微金黄,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的开水。

加水炖煮

第一次加水的时候,水量稍微多一点,确保骨头能完全被覆盖。然后开大火煮沸,再继续分次加入开水,每次加水之后都需要继续大火煮2到3分钟,直到汤汁越来越浓白。

慢炖

炖煮的过程中,用小火慢慢加温炖,这样可以使骨头中的骨髓和营养物质充分溶解到汤中。炖至2-3小时后出汤,至扇子骨已酥化,骨头颜色呈灰暗色,汤质鲜味、脂肪营养已用尽为止。

调味

撇去浮沫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盐来调味。不要过早放盐,因为盐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如果喜欢,也可以加入一些姜片、大葱、料酒等调料来增添风味。

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