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莲藕种植技术

大棚莲藕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大棚

棚向东西延长,棚宽5~6米,棚高2.5米。

棚间用杂木或水泥柱做支架,竹片为拱杆,上覆盖普通农用薄膜,用绳拉紧压膜。

藕苗栽植

选择抗病、高产、早熟浅水藕品种,3月上旬定植,并施足基肥(腐熟厩肥3000公斤/亩或饼肥100公斤/亩、过磷酸钙70公斤/亩)。

栽的深度宜浅,行距2米,株距1米。

水分调控

前期浅水层2~3厘米,以促早发,以后保持水层5厘米左右。

5月中旬结藕期保持水层5厘米,太深不利提高泥土温度和养分积累。

温度调控

前期密闭保温,如遇低温寒潮需灌水保温。

4月下旬白天棚温超过35℃时要打开棚门通风降温,夜晚封闭。

追肥

第一次在长出1~2片立叶时追尿素10~15公斤/亩,第二次在长出5~6片立叶时追复合肥25公斤左右,以促进结藕。

收获

6月上旬即可产鲜藕400~500公斤。

地块选择与整地施肥

藕田应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的背风向阳田块。

每公顷施土杂肥45方,之后灌水耙沤,在下种前1天结合施入尿素225千克或碳铵750千克,磷肥750千克,钾肥225千克;或一次性施入氮、磷、钾复合肥750千克,配施生物钾肥15千克。

品种选择

宜选用耐低温、抗性强、萌芽早、长势强、人泥浅的早中熟品种,如江苏8135、浙江科先1号、湖北6月报等。

种植方法

一般行距为2米,穴距为1.5米,每穴3支,每公顷用种量约2250千克。

种植方法多采用大藕和小藕相结合的三叉法种植,深10~15厘米,以不飘浮、不动摇为原则。

田间管理

种藕种植后,应立即灌水5厘米左右,以后保持3~6厘米浅水,促使土温升高以利于发芽。

定期进行除草,避免异物遮挡莲藕的生长,同时,土质需定期混合更新,以使营养成分的吸收及利用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大棚莲藕的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