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做油皮
豆浆做油皮的方法如下:
黄豆的选择与浸泡
选择当年黄豆,拣筛干净。
用粉碎机破碎至脱去豆皮或成2-4瓣。
把破碎好的豆子洗两遍,捞去豆皮,放在25℃水中泡4小时。
磨豆浆
把豆子放入磨浆机或石磨内,边磨边加水,0.5公斤黄豆加4公斤水,磨两遍,不能磨得太细,可用手指捻成小颗粒为宜。
用分离机把豆渣和浆分开,分离机内的滤箩为80—90目。在农村,可用磨水豆腐用的豆腐滤布,滤好后煮浆,温度控制在93℃左右。
煮豆浆与揭皮
用小木条把2米长、1.5米宽、15厘米高的平底锅分成6个方格。下装暖气道,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
把煮好的豆浆倒入锅内,3-5分钟后,格内即可结皮,待皮出现小皱纹时,即可揭皮。依次把每个小方格内的皮揭完。一锅豆浆可揭10多次,能出4公斤-5公斤豆腐皮。
晾干与包装
把湿皮挂在烘干室内,迅速烘干。豆腐皮最忌室外晾晒,烘干后即可包装。
其他用途
晒干后的豆油皮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凉拌油豆皮、豆油皮鲜肉卷等。
建议
黄豆质量: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黄豆,保证豆油皮的品质。
水质:使用纯净水或矿泉水,避免使用自来水,以免影响口感和卫生。
温度控制:煮豆浆时,火候要适中,保持温度在70-90℃之间,以保证豆油皮的完整性和口感。
烘干:烘干时要注意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烘干导致豆油皮变硬或破裂。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制作出美味的豆浆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