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黄的茄子怎么种

两面黄的茄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种植:

种子准备

在播种茄子前,先将种子浸泡在50至55摄氏度的热水中搅拌15分钟以杀菌。待水温降至28至30摄氏度时,继续浸泡8至12小时。之后,将种子放置在约30摄氏度的环境中,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裹,每天早晚喷水并冲洗种子1至2次,直到大部分种子露出白色胚芽时即可播种。

育苗过程

在播种前,应对苗床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使用1000至1500倍的30%甲霜·噁霉灵喷雾。春季低温时,选择上午播种,并覆盖地膜保温;秋季高温时,选择傍晚播种,并设置遮阳网。播种时,浇透底水,播种深度1至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前,白天温度保持在15至28摄氏度,夜间15至18摄氏度;出苗后,白天23至25摄氏度,夜间15至17摄氏度。

水分与肥料管理

茄子苗成活后,如土壤贫瘠或苗势弱,可适量施用高氮复合肥或尿素水+磷酸二氢钾肥液。移栽前,施足底肥,浇透定植水和缓苗水,开花前和结果前不宜频繁浇水施肥。茄子开花后,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每7至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度在80%左右。开花初期可补充硼和磷,谢花后幼果膨大初期补充硼、钙、钾,幼果膨大期补充钾、钙。开花结果后,每7至10天浇水一次。

修剪与整枝

茄子生长侧枝能力强,需进行修剪以集中营养。在门茄坐住后,保留门茄上方两个健壮分枝,剪除所有门茄以下的侧枝。每长出一层分枝后,最多保留10层,每层只留2个健壮分枝开花结果,其余剪除。同时,每层分枝只结2个果,多余的摘除。门茄的摘除时间根据植株长势而定,旺长时晚摘,弱长时早摘。

定植与田间管理

茄子定植后第一次浇水要浇足浇透。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为防止徒长,浇水时要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但也不能控水过度,否则会导致茄子出现短花柱花,坐果差,畸形果多。此期应适当喷用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以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之间的平衡。冬季温度低,为促使根系旺长,扩大伸展范围,要多冲施含有益菌的生物肥,这样可通过以菌治菌,有效地预防病害发生。施用冲施肥时,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要本着少施勤施的原则,根据茄子生长期需肥规律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温室温度控制

茄子喜强光喜温暖,一般要求白天温度控制在28°C~30°C,下半夜控制在13°C~18°C,尽量使昼夜温差保持在10°C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及风向变化,及时调节通风口的大小或揭盖草苫。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出两面黄的茄子。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合理施肥和修剪,及时预防病虫害,有助于提高茄子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