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羊肉

老北京的羊肉来源多样,包括河北易县、涞水和曲阳等太行山脉的“南道白头羊”,东口多伦(俗称喇嘛庙)的庙羊、料羊,北口羊即张家口、张北以及内蒙古的库伦、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大草原上的羊,还有西口羊(滩羊),是指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草原上的羊。这些羊肉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运抵京城。

老北京人特别会做羊肉,有多种烹饪方法,包括蒸羊肉、烧羊肉、涮羊肉、烤羊肉、汤羊肉、抓羊肉、酱羊肉等,每一种都能做出别样的滋味。其中,京式涮羊肉起源于元代,是蒙古族统治者的都城,蒙古人喜欢吃肉,尤其是羊肉,因为羊肉有温补的功效。到了明朝,涮羊肉开始被汉族接受,在皇室家宴或国宴中也比较常见。清朝时期,涮羊肉更加兴盛,深受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喜爱。

老北京吃羊肉讲究没有膻味,能够符合“一涮就熟”这个标准的只有“上脑”、“三叉”、“磨档”、“黄瓜条”。羊肉不能是冻肉,也不能现切现吃,要有一个排酸的过程。京式涮羊肉用的汤底是清汤,一般是用羊骨、鱼、姜片、葱段、香菇、枸杞等熬制而成。

在老字号中,东来顺的涮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月盛斋的酱羊肉、白魁老号的烧羊肉都是非常有名的。东来顺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以经营爆、烤、涮羊肉为主,其涮羊肉选肉精、刀工细、调料绝、餐具讲究,深受顾客喜爱。烤肉季的烤羊肉选用上腿和后腿两个部位,肉质鲜嫩,用酱油、虾油、香油、姜汁等调料腌制后烤制,非常鲜美软嫩。月盛斋的酱羊肉是用特制卤汁炖煮而成,口感软嫩鲜美。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先要经过吊汤、紧肉、煮肉、煨肉等环节,最后再用香油炸制酥脆,肉质肥嫩多汁。

总的来说,老北京的羊肉不仅来源多样,而且烹饪方法丰富,每一种做法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讲究,深受北京人和游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