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红柿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 大棚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其病原为灰葡萄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病菌主要侵害果实,由残留的花向果实或果柄扩展,导致果皮变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并产生大量灰色霉层,最终果实失水僵化。此外,灰霉病也会危害茎叶,叶片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并沿叶缘向内呈“V”字型发展,表面生有少量灰霉,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科学管理
保持棚膜面清洁,增加光照,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在上午保持较高温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夜间特别是下半夜应适当增温,避免植株叶面结露。
浇水应选在晴天进行,避免阴雨天浇水,同时控制浇水量,避免大水漫灌,最大限度降低湿度。
及时清除病残体
对病叶、病果和病枝要及时摘除,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防止病菌再次侵染。
药剂防治
可以采用烟熏、喷雾和粉尘施药法。
烟熏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或15%克菌灵烟剂,每亩用药200-250克,于傍晚分点布放,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1夜,次日开门通风。
粉尘施药即在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用1000克)后闭棚过夜。
喷雾可选用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多菌灵可湿性超微粉剂600倍液。药剂防治应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7天左右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喷雾法施药后要及时通风,降低湿度。
辅助措施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注意轮作换茬,稀植。
定植时地面覆盖地膜,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通风降湿。
挂果期在晴天上午浇水,阴天或傍晚不宜浇水,避免湿度过大诱发病害。
物理防治
实施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收获拉秧后清除病残体,在夏季高温季节结合整地,把鸡粪及土杂肥一并施入土内,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实,密闭棚室30天左右。重病田块可采用石灰氮高温闷棚消毒。
冬季晴天上午放风30分钟,将湿度降到75%以下,然后紧闭棚室,棚内温度上升到30℃后放小风,将温度控制在28℃~32℃;下午加大通风量,将湿度控制到70%以下。
总结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棚番茄的病害,通过科学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和合理使用药剂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同时,结合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保障番茄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