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里长金针菇
瓶子里长金针菇是一种常见的栽培方法,其步骤和技巧如下:
培养料的准备
培养料可以使用棉子壳、稻草粉、农作物秸秆粉、木屑等作为原料,推荐配方为棉子壳78%、米糠或麸皮20%、食糖1%、石膏粉1%,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装料与灭菌
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广口瓶中,装料后将瓶口用牛皮纸和塑料薄膜封严,进行常压灭菌处理,通常是在100℃下保持6-8小时。
接种与培养
灭菌后,将瓶内培养料的温度降至25℃左右,以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瓶内。接种后将瓶子搬入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3-26℃,促进菌丝萌发定植。3-4天后菌丝萌发并长入培养料,然后逐渐降温至18-20℃,每天通风换气1-2次,继续培养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瓶子。
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瓶子后,需要将瓶口用牛皮纸卷成喇叭形纸筒,上面开有直径1厘米的小孔4-6个,将纸筒套住瓶口。保持温度在10-14℃,继续培养10天左右,金针菇子实体就会从瓶口长出。
采收与保鲜
金针菇长至12-16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将菇体连根拔起。采收后可以用低温保鲜法(3-5℃,湿度80%)保鲜7-9天,或者晒干、烘干等方法进行长期保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瓶子里成功栽培出金针菇。这种方法不仅节约空间,还能有效控制环境,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和品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