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起源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以其纯白至乳白色的子实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著称。银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四川通江,据史料记载,通江银耳至少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已有大规模人工栽培。
在通江县涪阳区的陈河雾露溪边,流传着一个关于银耳的传说。相传,银花姑娘发现了这种形状像耳朵、清凉可口的白色食物,并带回家让重病的母亲食用,最终使母亲的病愈。因此,这种食物被命名为“白耳”,后来简化为“银耳”。
通江银耳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密不可分。通江地处四川省大巴山之中,气候温和湿润,这种环境非常适合银耳的生长。银耳的栽培讲究“座七砍八”,即选择生长期已满七年的青杠木在第八年砍来种耳。
此外,通江银耳在清代被列为朝廷贡品,20世纪初便畅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现代研究显示,银耳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综上所述,银耳的人工栽培起源于四川通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技术使得通江银耳享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并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