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木耳的种植
野生木耳的种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耳场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较厚且为砂壤的缓坡地,清除杂草后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菌种制作:
使用非油质阔叶树木屑、米糠、麦麸、石膏、蔗糖和水等原料,配成含水量60%~65%的培养基。培养料需充分吸水,并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原种选择应注重肉厚、单片、耳根小、色深、耐泡、脆嫩和味鲜等特点。
段木处理:
在冬季或次年2月底采摘后,将树枝截成1-1.2米长的段,并进行消毒风干,使含水量达到60%后打孔播种。
打孔与播种:
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采用垂直打孔,孔径1.6厘米,孔深2-3厘米,行距3厘米,孔距4-5厘米,相邻孔位交错。
发菌管理:
接种后,在温度22-28℃、最高不超过30℃的环境中培养,初期可用农膜覆盖以保持湿度和温度,并注意通风换气。10天后进行翻堆喷水,每15天一次,喷水量以保持菌棒表面湿润为准。
养菌管理:
发菌10天后进行适当地翻堆喷水,保持温度20-28℃和湿度80%以上,促进菌丝生长。当菌丝长到木质部并有少量耳芽时,进行散堆排场。
出耳管理:
当木耳菌丝长满袋后,移入出耳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和光照,防止病虫害发生。当木耳充分展开、边缘微卷、颜色变浅、质地饱满时,即可采摘。
病虫害防治:
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保持培养料和环境的清洁,及时清除杂菌和病虫害,确保木耳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野生木耳的人工种植。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接种和生长环境的无菌状态,以获得高质量的木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