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细菌病

芹菜细菌病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芹菜细菌性叶斑病芹菜细菌性叶枯病芹菜软腐病

芹菜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形成较小的浅褐色斑点,病斑受叶脉限制逐渐发展成多角形,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病害从小苗到收获均可发生,栽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病重。

芹菜细菌性叶枯病

从叶缘开始形成大的水渍状病斑,病斑占整个叶面1/3以上,后扩展到整个叶片,叶片呈褐色枯死。

病原细菌可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越冬,通过风雨冲刷传播,发病与湿度密切相关。

芹菜软腐病

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叶柄呈水浸状褐色纺锤形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

该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土壤潮湿、封垄遮阴等情况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

选用优质抗病耐病品种,避免重茬,实行两年以上轮作。

精心做好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适量施肥,加强肥水管理,避免伤根或使植株造成伤口,并及时防虫。

药剂防治,在田间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均匀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800倍液,每7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