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立枯病病原
苦瓜立枯病是由 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RhizoctoniasolaniKühnAG-4)引起的,这是一种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其菌丝形态与一些子囊菌和担子菌非常接近,具有菌丝融合现象。AG-4菌丝融合群是引起黄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纹枯病的优势菌群,寄主广泛,能引致多种作物病害。
立枯丝核菌分为三大群,其中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以上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微米,其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在土壤中形成的子实层、担子和担孢子等形态特征也与该病原菌有关。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腐生性较强,可在土中存活2~3年。苦瓜立枯病在北方早春育苗时易发病,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发病初期在茎基部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为明显,扩展后绕茎一周,致茎部萎缩干枯后瓜苗死亡。
建议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苗床基质育苗处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苦瓜立枯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