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枯死怎么
豆角枯死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涝渍害:
豆角喜温、耐旱而极不耐渍,当遇到连阴雨或大暴雨,田间排水系统不畅而严重积水时,易导致豆角根系缺氧窒息,造成植株枯死。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地势高爽、灌排便利的田块种植,采用高畦(垄)栽培,开挖好内外三沟,确保沟沟畅通、雨止田干。
根腐病:
多在开花结荚期开始表现症状,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叶片多从叶缘开始黄枯,不易脱落。病株易拔出。茎基部及根部黑褐色,稍缢缩,侧根脱落,主根腐烂,维管束变褐,最后病株枯死。防治措施包括与白菜或葱蒜类蔬菜实行两年以上轮作,高畦种植,三沟配套,雨后及时排水降渍,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绿亨三号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根腐灵300倍液防治,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枯萎病:
枯萎病是土传病害,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易脱落,根茎部有时产生裂痕,最后整株萎蔫、枯死。防治措施包括与非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高产品种,深沟高垄栽培,结合整地每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灌50-150克,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土壤湿度过高:
豆角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过高的土壤湿度会导致根部缺氧,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使根系无法正常生长,易导致根部腐烂。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控制土壤湿度,适量适时浇水,采用覆盖物或增加土壤排水性的方法,降低土壤湿度。
土壤酸碱度不适宜:
豆角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增加根部腐烂的风险。防治措施包括调节土壤酸碱度,如果土壤过酸,可以添加石灰等中和酸性物质;如果土壤过碱,可以添加硫磺等酸性物质。
病原菌感染:
豆角在苗期容易受到一些病原菌的感染,如根腐病菌、立枯病菌等。这些病原菌会侵入豆角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苗期死亡。防治措施包括种植前的土壤处理,使用有效的土壤消毒剂进行处理,合理施肥,增加豆角的抗病能力。
叶霉病和锈病:
叶霉病和锈病也是豆角常见的病害,会导致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吡唑醚菌酯、代森锌、代森锰锌等,发生严重时,使用相应的杀菌剂进行喷雾。
缺磷:
虽然缺磷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豆角叶片表现出发红症状,可能是由于缺磷引起的。可以通过追肥时冲施养根成分,改善土质,生根肥。
豆角早衰:
豆角早衰,特别是黄叶问题,多数是由于根系不好引起。可以通过使用含有铁、硼、氨基酸的叶面肥,搭配芸苔素内酯,10到15天喷施一次,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叶片抗逆性。
补救方法:
当豆角蔫了,可以尝试将蔫豆角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重新吸收水分;剪去蔫软的部分;蒸煮或炒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