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难不难种
金针菇的种植 相对容易,但要在尽可能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品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栽培袋
窄袋栽培(17厘米×33厘米)比宽袋栽培(25厘米×50厘米)更好,因为窄袋不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不易弯曲,有助于提高质量。
灭菌方法
金针菇在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培养料上生长迅速,粉孢子数量较少。延时常压灭菌(将灭菌时间由10~12小时延长到13~18小时)比高压灭菌更为适宜,可以确保纯菌率。
出菇方式
将传统立式出菇改为卧式两头出菇,可以提高出菇质量,节省菇房面积,并使每平方米的菇房产量增加30%以上。
环境控制
金针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18℃,在10℃~15℃时对子实体形成最为有利。
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0%~70%,子实体生长期培养料的湿度以7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发菌时应保持室内弱光线,促进菌柄伸长和保持鲜嫩。
管理要点
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25℃,定期揭开薄膜,让其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金针菇的生长。
搔菌及催蕾: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保持空气湿度90%-95%和加强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