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黄芪炖汤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肺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黄芪炖汤配方及其功效:

黄芪建中汤

材料:黄芪15克,大枣10个,白芍15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克,饴糖50克。

功效:补脾益气,温阳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黄芪补肺饮

材料: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

功效:补肺益气、固表,补肾敛肺,养阴润肺。适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黄芪桂枝五物汤

材料:黄芪30克,赤芍、桂枝各15克,生姜10克,大枣10个。

功效:补气,鼓舞气血运行,活血行滞,温通血脉。适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肢体疼痛,半身不遂。

黄芪猴头汤

材料:猴头菇150克,鸡肉250克,黄芪30克,油菜心100克,料酒、大葱、姜、盐、味精、胡椒粉适量。

功效:补气健脾,补肺益气,固表。适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佳,少气懒言,肢体困倦。

当归黄芪羊肉汤

材料:羊肉200克,当归6克,黄芪30克,盐适量。

功效:补气健脾,益血。适用于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

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骨鸡600克,黄芪10克,胡萝卜30克,大葱、姜、盐、胡椒粉适量。

功效:补气健脾,益肺止汗。适用于产后乳汁缺少,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

黄芪汤(通用)

材料:麻仁、黄芪、白蜜、陈皮。

功效:补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虚便秘,大便虽不干燥,但排便费力,便后乏力,伴有食欲不佳、少气懒言、肢体困倦等症状。

这些配方中的黄芪与其他药材搭配,可以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调理。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