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油反复高温

炒菜时反复高温加热食用油存在多种健康风险:

产生有害物质

二聚体、三聚体或多聚体: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会发生聚合作用,形成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聚合物。

杂环胺:当油温超过200℃、煎炸时间超过2分钟时,会形成大量的杂环胺,这些物质对人体有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生长发育停滞、生育功能减退等危害。

自由基、反式脂肪酸和三四苯丙吡:反复高温还会产生这些物质,它们都有一定的致癌性,特别是炸焦的油炸食物,其产生的致癌物活性更强。

降低营养价值

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E:高温加热可使油中的这些营养成分被破坏,从而降低油的营养价值。

产生致癌物

丙烯酰胺:淀粉类食物在高温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属于2A类可致癌物。

杂环胺类化合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高温下容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属于强致癌物,可以在体内积累,逐渐降低免疫功能,诱发肿瘤。

苯并芘:脂肪类食物在高温下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在烹饪过程中,食用油加热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具有致癌性。

油脂酸败

丙二醛:油脂经过高温处理以及反复“回锅”使用,容易产生丙二醛,这是一种油脂酸败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导致动物体能下降、神经损伤、肠道细胞结构破坏,并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综上所述,反复高温加热食用油不仅会破坏油中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和致癌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建议避免反复高温加热食用油,尽量使用新鲜的食用油,并注意控制烹饪时间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