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豆腐自然发酵

霉豆腐的自然发酵过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切割豆腐:

将豆腐切成三指宽的小块,摆放在竹匾上,确保每块豆腐都能接触到空气。

控制温湿度:

最佳的发酵温度在23-28度之间,湿度保持在65%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添加发酵剂:

可以使用腐乳曲或毛霉菌(Rhizopus oligosporus)等天然发酵剂。将腐乳曲用凉白开化开后,均匀涂抹在豆腐块上,或者将豆腐块浸泡在菌液中。

排水与密封:

将裹好发酵剂的豆腐块摆放在带孔的漏篮里,以便排水,然后放入密封容器中,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进行发酵。

观察与判断发酵程度:

正常发酵的豆腐表面会长出均匀的淡黄色或乳白色绒毛,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奶香。如果出现绿色或黑色的霉点,说明发酵环境不对,这样的豆腐不宜食用。

发酵时间:

春秋季节一般需要发酵4-5天,夏天2-3天即可。在发酵过程中,每天观察两次,根据情况调整环境条件。

后期处理:

发酵完成后,可以用高度白酒喷洒在豆腐表面,挑掉不喜欢的霉点,然后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保质期可长达一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自然发酵的霉豆腐。建议在发酵过程中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湿度,以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并产生理想的口感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