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的美食属地和起源
红烧肉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美食,其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普遍认为它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和口味。
起源说法
战国时期孟尝君发明说:有说法认为红烧肉起源于战国时期,由齐国名相孟尝君发明,但这一说法缺乏确凿的历史文献详细记载。
《齐民要术》记载说: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载有红烧肉的具体做法,这是目前传世文献中的最早记录。
苏东坡与东坡肉的传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红烧肉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写过一首《猪肉颂》的诗,详细记录了红烧肉的做法,核心秘诀就是小火慢炖。后来人们便将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红烧肉称为“东坡肉”。
地域特色
湖南毛氏红烧肉:起源于湖南省长沙市,特点是色泽红亮,肉质酥软,入口即化,口感微辣,回味悠长。
上海红烧肉:以甜为主,用糖色打底,色泽通红,亮得让人舍不得下筷。
浙江梅菜扣肉:也是红烧肉的一种变种。
江苏、浙江一带:红烧肉最早起源于中国的东南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一带的菜系中。
烹饪方法
《齐民要术》中的做法:将整只猪洗净,劈四份后下釜煮,然后切成方块继续换水煮,通过反复煮将猪肉的油脂逼出,再用各种配料炖至琥珀色。
苏东坡的做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