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的苦瓜

黑眼苦瓜,也被称为翠妃苦瓜,是一种 从台湾引进的新型苦瓜品种。它的外皮呈墨绿色,因为颜色接近黑色而得名。黑苦瓜的质量上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含量较高。

黑苦瓜的种植技术如下:

土壤选择:

黑苦瓜耐肥不耐瘠,适合在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并且不宜与瓜类作物连作。

播种育苗及定植:

黑苦瓜的播种育苗时间和普通苦瓜相同。保护地栽培可以在10~11月进行,早春栽培则可在2月中下旬播种,但需集中在薄膜棚内以防冻害。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选择晴天下午进行移栽。定植时,每亩平均栽种1600株左右,行间距约1.2米,株间距约50厘米。晚熟品种则每亩栽种550~600株。

肥水管理:

黑苦瓜需肥量较大,基肥要施足,亩施纯有机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春种时,幼苗期应少施肥,以免徒长受冻害;夏秋种则从子叶展后开始不断追肥。开花结果期间要施两次以上重肥,一般初花时亩用花生麸25公斤或优质发酵牛羊粪肥50公斤,复合肥30公斤,结合培土施一次;第一次采收后,亩用复合肥25公斤再施一次。以后每收2~3次后,看长势情况亩施15公斤的复合肥。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供水。

整枝引蔓:

春种时,距离地面50~80厘米以下的侧芽和老叶病叶应及时摘除,以透光通风,减少养分损失。结第一个瓜后,将基部侧枝一律去掉,及时疏掉多余的雌瓜和雌花,在瓜与瓜之间有2~3个空节,5节左右绑1次。采收两个果实后,看侧枝1~3节有无雌花,有则保留,没有则剪去。到盛果期还要进行2次整枝。

田间管理:

定植后不能立即浇水,一般要等到三天之后,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进行浇水,但气温高时除外。黑苦瓜的生长期较长,采收时间大概有三个多月,因此需要调节好田间的水分,及时进行排涝。黑苦瓜耐肥,需肥量较大,要科学进行追肥,保证产量和质量。在黑苦瓜苗长到三十厘米高时,需要搭建支架,并将幼苗牵引到直接上爬生长。幼苗长到六十厘米左右时,进行整枝和打杈,促进侧枝的生长,提高产量。

黑苦瓜的适应性强,可以炒食、凉拌、烧汤、做馅或生吃,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