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耳咋养

野木耳的养殖方法如下:

耳场选择 :选择背北面南、避风的山坳,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小,早晚有云雾覆盖,湿度大,空气流通的地方。要远离工厂、医院、垃圾场等污染源。

菌种制作:

使用非油质阔叶树木屑、米糠、麦麸、石膏、蔗糖、水等原料配成培养基,含水量应达到60%~65%。培养料应充分吸水,避免灭菌不彻底。常压灭菌要求培养料中心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20小时,停火后焖3~5小时再转袋。高压灭菌要求在1.1kg/cm²压力下使培养料中心温度达到121℃后保持2小时。选择的原种应具有肉厚、单片、耳根小、色深、耐泡、脆嫩、味鲜等特点。

段木处理:

在十二月下旬或来年二月底采摘后,截成长度为1-1.2米的段,菌棒消毒风干,含水量在60%即可打孔播种。

打孔:

垂直打孔,孔径1.6厘米,孔深2~3厘米。行距3厘米,孔距4~5厘米,相邻孔位交错,形成品字行。

播种:

一般在二月上旬到四月上旬之间播种,使用漏斗装料。

管理

温度:

养菌温度宜在25℃,培养室温度宜在22~28℃,最高不超过30℃。

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育基含水量65%左右,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

光照:子实体原基形成和耳芽分化需要散射光,保持“3分阴”以促进子实体快速发育。

氧气: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需保持培育室空气流通。

采收:

在子实体成熟后,通过划口采收,然后进行恢复培养,使其重新长出木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野木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木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