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茎枯病
茄子茎枯病是一种由尖镰孢菌茄专化型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茄子的根茎部,既可以在菌期也可以在成株期发病。以下是针对茄子茎枯病的详细防治方法:
症状特征
茄子枯萎病病株的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在一二层分枝上,有时同一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
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呈褐色,无米水状混浊液渗出。
发病条件
病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的最佳条件为土温24~28℃、土壤含水量20~30%。
多在开花座果期感染,多年连作、排水不良、雨后积水、酸性土壤、地下害虫危害重、栽培上施氮肥等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种子及苗床消毒:
播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床土消毒。
使用35%福·甲可湿性粉剂进行苗床消毒。
轮作:
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连作带来的病害压力。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200ml。
发病中期:使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000-1500倍液等药物,每隔7-15天喷一次。
发病后期:拔除病株,对发病田喷施14%络氨铜水剂300-400倍液,或浇灌68%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株300-500毫升,每隔1周灌一次。
其他措施:
积极防治地下害虫,避免根系出现伤口。
适时、精细定植,适量控制浇水,加强中耕,促进根部伤口愈合。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茄子茎枯病的危害,保障茄子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