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职博士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职博士招生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呢?本文将从招生规模、报考条件、考试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招生规模

  1. 招生人数增加

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人数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加大,以及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人数较2018年增长了约10%。


  1. 招生专业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专业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除了传统的工科、理科、文科等专业外,近年来,医学、艺术、体育、教育等领域在职博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

二、报考条件

  1. 学历要求提高

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对报考者的学历要求有所提高。一般情况下,报考者需具备硕士学位或具有相当水平的学术成果。此外,部分高校对报考者的工作年限、科研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工作经验要求

为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2019年部分高校在职博士招生对报考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要求。一般情况下,报考者需具备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历,且在所在领域具有一定的贡献。

三、考试方式

  1. 考试科目调整

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科目有所调整。部分高校将考试科目由原来的“公共课+专业课”改为“公共课+专业课+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察报考者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等方面。


  1. 考试形式多样化

为适应不同报考者的需求,2019年部分高校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面试外,部分高校还采用了网络远程考试、现场答辩等形式,方便报考者参加考试。

四、培养模式

  1. 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一方面,部分高校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满足不同报考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还推行了“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培养质量。


  1.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为提高在职博士生的实践能力,2019年部分高校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实践项目等,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招生政策在招生规模、报考条件、考试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旨在选拔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有意报考在职博士的考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准备考试和申请。

猜你喜欢: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招生简章